台湾av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台湾av > 学术动态 > 正文

台湾av 朱婷婷副教授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康养旅游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07-03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台湾av 朱婷婷副教授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Work, Aging and Retirement》(工作老龄化和退休)发表题为《Motivations and Constraints of Adult Children Supporting Senior Parents’ Travel in China》的研究成果。朱婷婷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台湾av 杨少华副教授。该期刊在2025年中科院与JCR分类中位列SSCI二区,属于ABS国际期刊排名中的二类期刊。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4.8亿人。为了提升老年人晚年的幸福感,高质量的娱乐休闲体验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银发旅游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酒店与旅游业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

尽管现有关于老年旅游的文献多聚焦于西方背景下老年人自身的旅游行为,但在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文化中,如孝道与家庭凝聚力如何影响成年子女支持父母旅游的行为,仍是一个研究不足的领域,尤其是在休闲约束视角下,更是几乎空白。因此,本研究综合运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与休闲约束理论,构建了一个模型来探讨家庭凝聚力、孝道、健康状况、寻求新奇体验、获得社会认同、旅游支持约束等因素对成年子女支持父母旅游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对505名成年子女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尽管孝道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但“寻求新奇体验”与“获得认同”是显著驱动支持意愿的关键因素。出人意料的是,家庭凝聚力并未显著影响其支持行为。此外,健康方面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子女的支持意愿,而旅游支持约束则在“获得认同”与“支持意愿”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在理论层面,本研究首次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与休闲约束理论融合应用于康养旅游领域,创新性地引入孝道与社会认同等文化动因,揭示了家庭支持行为中的互惠机制。这一理论模型不仅突破了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西方研究范式,而且拓展了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下家庭支持与旅游决策行为的理论边界。在实践层面,本研究为银发游客市场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旅游从业者应关注成年子女对父母责任感以及提升其幸福感的心理诉求,设计以文化认同与情感价值为导向的旅游产品。同时,应通过健康保障、旅行补贴、灵活支付方案及孝亲激励机制等方式,降低旅游支持的现实门槛,激发成年子女的支持动机,从而有效提升银发旅游的参与度与市场活力。(撰稿:陈梦  审核:毕春霞、周世军)

论文链接://doi.org/10.1093/workar/waaf009